團體動力學
2007/09/26 上課內容:團體動力的意義、內涵、與起源
◎ 上課綱要
一、團體動力的基本概念(潘正德 CH.5):
1、 團體的意義及特徵(潘正德 CH.5)
2、 團體動力的意義(潘正德 CH.5,P.)(黃惠惠 P.53)
3、 不正確的團動概念 (潘正德 P.106)
4、 團體動力學的研究內容
二、團體動力學的發展
三、團體動力學的基本理論(潘正德 P.116)
四、團體動力的內涵(許臨高 P.90,黃惠惠P.53)
1、 團體的溝通與互動模式
2、 團體的凝聚力
3、 社會控制
4、 團體文化
五、團體動力發展流程


----------------------------------------------------------------------------------------------------------
一、團體動力的基本概念:
1、 團體的意義及特徵:2人或2人以上彼此互動,產生相互之間的影響。團體是動態的、變化的,不斷產生變化及發展,如家庭等,團體不會靜止不動,是具有影響力且主動的。
2、 團體動力的意義 (潘正德 CH.5,P):
(1) 指在任何時間內,發生在團體裡,包括被察覺到或未被察覺到的一些現象。團體有靜態面和動態面。團體都是自然發生的一種現象,不是由某一個人加以發明或創造的。
(2) 是社會科學。用科學的方法,來辨別團體運作的方式。其研究步驟:先有假設,再以實驗觀察、面談、問卷及測驗等方法來驗證假設。最後從實際的研究結果中,再將所獲得有關團體的各種現象、原理和原則加以整理分析,並分門別類的匯集成一套理論。
(3)是用來說明團體行為的一套基本知識。團體動力正是在解釋團體內各行類為的轉化、演變及相互影響的一套知識。
(4)是一正在興起的實用性知識或專業理論。把基本知識經過驗證,變成實用的原則和方法。
* 從以上各種觀點,團體動力既是一種描述現象,也是一種科學知識,研究此種行為的知識即為團體動力學。
3、 團體動力的研究:
(1)團體的形成與發展:團體形成、團體發展、團體結構。
(2)團體運作:團體互動、團體溝通、領導方式、團體統整、團體關係、團體管理、團體衝突。
(3)團體表現:團體決策、人際關係、團體目標和任務、問題解決、活動方案、團體氣勢、團體績效和評估。
(4)團體環境:團體文化、團體和團體的關係、團體變遷(改變)、團體體系(系統)、團體功能。
4、不正確的團動概念:(潘正德 P.106)
(1)認為是一門組織嚴密的思想或信仰學派,擁有特定的會員和一套社會行動方案。
(2)是一種技巧或方法。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解釋或說明在何情況下,團體所產生的情況,因此是現象上的解釋。
(3)是社會組織裡的一種教條式理論,強調團體思考比個人思考更重要。
5、 團體動力學的研究內容(徐西森 p.9):
(1)成員特性
(2)團體情境
(3)統合運作過程
(4)成員的改變
(5)團體的發展
二、團體動力學的發展
三、團體動力學的基本理論(潘正德 P.116):
1、 場地論:Lewin,在任何時間,團體存在一個心理場地,場地由一些力量或變項組成,而力量或變項事影響團體行為的重要因素。場地論主張把情境視為一個整體,並以此作為考慮和判斷依據。場地論可以避免對單一事件(要素)造成錯誤的推論。
2、 因素分析論:在決定團體的主要內容之前,需先瞭解團體的關鍵要素。
3、 正式組織論:發展一個滿意的組織概念,及瞭解組織內的領導本質。
4、 社會計量理論:重視團體生活中的社交狀況,特別是團員人際關係中的情感因素。
5、 互動分析論:確立個體的外顯行為,和他人及環境的互動。
6、 精神分析論:強調與團體歷程有關的情感因素,特別是潛意識層面。
7、 社會團體工作論
四、團體動力的內涵:
◎ 為了有效介入任務性和治療性所有類型的團體,有4個團體動力向特別重要,
* 溝通與互動模式。
* 凝聚力。
* 社會控制結構:規範、角色、地位。
* 團體文化。
(一) 溝通與互動模式
1、成員互動與溝通(許臨高 P.90,黃惠惠P.53)
溝通與互動模式,溝通是一種過程:包含將知覺、思想和感情譯出 → 傳遞著些符號或語言 → 將所接收的訊息譯入。
(1)、溝通是一個過程:
A、溝通目的:瞭解他人、弄清楚自己和他人的關係、說服他人、獲得或維護權利、自我防衛、激起他人反應、讓他人對己留下一個印象、在團體面前表現出相同的形象。
B、溝通模式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保持前後的一致性。
C、選擇性知覺:指接受訊息者會對資訊加以篩選,以符合自己的信念系統,而對溝通的內容產生可能與他人不一樣的理解。溝通知覺會受到下面幾點因素的影響:早期童年經驗影響所形成的生活觀點、刻板映像、溝通者的地位和身份、過去的經驗、個人的假設與價值觀。
D、傳送訊息時會被扭曲,包含:語言障礙、口音腔調和方言的理解問題、文化的內涵不同、嘈雜、視聽障礙等。
E、回饋:是檢視溝通訊息的意義是否被正確地瞭解的一種方法。必須要:將團體成員所察覺到的溝通或行為的內容加以描述、訊息的傳送者能夠在對方收到資訊後立即獲得反應、以假設的語氣表達對對方意思的瞭解。
(2)、互動模式:
A、輻射型、圓圈型、熱椅子型→領導者為中心,成員間彼此自由溝通的機會較少。
B、自由漂浮型→團體為中心,團體成員間的溝通管道是開放的,較沒效率。
(許 p.95-100)
影響互動模式的因素 特色
A、暗示與增強:
(1)提昇團體的功能。
(2)可用口語或非口語的行為來催化或修改所建立的模式。
(3)運用選擇性的注意力與其他增強物鼓勵互動。
B、情感的連結:
(1) 正向:增加人際間的互動
負向:減少成員間的團結,導致人際間的互動減少。
(2)吸引力的產生:興趣、類似的價值觀和思想方式、互補的人格特質等。
(3)結盟:基於「利益同盟」。
C、次團體:
(1)因情感連結與利益同盟而形成。
(2)當次團體有過強的吸引力時,次團體就會形成問題。解決方法:檢視團體的吸引力、促成規範發展、改變座椅安排等。
(3)代罪羔羊。
(4)對次團體形成原因進行探討,有利於團體,因為可以透露團體溝通模式、目標設立與決策訂定過程的問題。
(5)治療目的。
D、團體大小與物理環境的安排:
(1)團體的人數增加時,潛在中可能發生的事會有增加的可能。
(2)團體的成員,通常傾向在每一次的聚會均會坐在相同的座位。
E、權利和地位:
(1)起初:依外觀特質及在機構所贊助的團體中的地位,擁有適當的權力與地位。
(2)隨發展:視其在協助團體完成任務及幫助他人滿足社會情緒需求的重要成程度而定。執行角色越重要,其權利和地位自會提高。

(二)團體凝聚力(許 p.101-103):
成員留在團體中所有力量行動的結果。
1、被團體吸引的要素
(1)親和、被認可和安全需求:凝聚力高可以提供團體成員對親密關係的需求,讚賞成員與促成自我能力的意識感,提共安全感。
(2)透過團體參與所能獲得的資訊與聲譽:有機會接觸與交往到一些高地位的人士。
(3)成員對團體有利的和有害的結果的期待。
(4)對團體及其他團體經驗的比較:滿足感和有讓人喜愛的期待。依賴「選擇性的比較」,滿意度的產生來自目前團體經驗與其他可能經驗的比較。
2、吸引成員加入團體的原因,足以影響他們在團體中的表現。
3、團體迷思(團體思考):一群人非常強烈地投入在一個高度凝聚力的團體內,這群人所從事任務的思考模式,經常是竭力爭取全體一致同意,勝過於實際地評估數種可能方向,並從其中挑選出符合他們真正意圖的行動。
4、對團體的依賴性:
(三)社會控制力(許 p.104-108):
描述整個團體能獲得成員一致的順從,使團體能有秩序的運作。社會秩序的穩定性是形成和維持一個凝聚力團體的先決條件。
1、規範(廣泛界定整個體的行為):
(1)定義:在一種社會情況下,團體可以接受的特定成員行為與所有的行為模式。
(2)增加可預測性、穩定性與安全性。
(3)規範在成員表達他們的喜好、分享看法和其行為舉止以某種方式出現後,便逐漸變得更清楚明瞭。
(4)規範可以是公開的或是隱藏的,規範產生的約束力,將視人們考量程度而有所不同。
(5)瞭解改變規範三階段:
A:解凍融化:要利用一個危機,或任何足以產生緊張的情況,達成平衡。
B:結冰凝固期:成員必須要有取代以前過時的新規範,以回到平衡狀態。
C:再冰凍期:新的規範被大家認同且被接受,團體依此規劃運作。

2、角色:
(1)定義:期待團體成員從事特殊的功能與任務有關的行為。
(2)發展出人力上的分工及合適的使用權利,也可以保證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被指派分擔重要的團體功能。
(3)扮演某種角色,除了規範某種行為該如何,也限制成員扮演該角色偏離期待的行為的自由度。
(4)角色的改變或修正:透過團體討論對成員角色進行研討,澄清現在角色的責任和特權,詢問成員對新角色的預測,或依照喜好上的表達增加新的角色。
3、地位:
(1)定義:每一位成員,相對於其他成員在團體中的等級和評價。
(2)地位階級最容易受到團體成員的加入或退出產生改變。
(3)地位高低的影響:
低:較不順從團體規範,若持續違反規範,會受到嚴厲的制裁或被強迫離開團體。
中:服從團體規範
高:遵行有價值的團體規範,團體中的地位降低。

(四)團體文化(許 p.110-111):
(1)定義:團體成員共同信守的價值、信念、風俗習慣和傳統。
(2)成員與文化的形成:互異成員,文化形成緩慢;同質性成員,文化快速出現。
(3)文化會受到團體運作的環境影響。
五、團體動力發展流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