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工作
2008/3/18上課內容:團體工作發展歷史、團體工作相關理論、團體工作實施模型
一、團體工作發展歷史
(一)團體工作方法的醞釀(1850-1926)
1、勞工運動
2、宗教組織
3、青年機構
4、兒童樂園運動
5、睦鄰會社
6、童軍運動
(二)團體工作方法的出現(1927-1946)
(三)團體工作方法的成長(1947-1963)
(四)當代團體工作方法的綜融發展(1964-1978)
(五)團體工作的復活(1979-)
二、團體工作相關理論
1、系統理論
2、心理動力
3、學習理論
4、場域理論
5、社會交易理論
6、符號互動論
7、生命理論
8、團體動力學
三、團體工作實施模型
(一)社會目標模型 (二)治療模型 (三)交互作用模型
---------------------------------------------------------------------------------------------------------------------------
一、團體工作發展歷史
(一)團體工作方法的醞釀(1850-1926)
1、勞工運動:
(1)增加薪資
(2)勞工福利:補習教育、成人教育、寒暑假勞工子女營隊。
2、宗教組織:運用宗教力,從事慈善事業,用團工的方法,協助兒童、青年、成人與一些線民,建立公民責任。
3、青年機構:YMCA、YWCA,從事康樂休閒、教育的活動,來促進培養青年德智體群美。
4、兒童樂園運動:最初為假期而設,往後發展為常年的有計劃設置。
5、睦鄰會社:改善貧民的物質、衛生情況,得到好的教育、文化、知識提昇水準,辦就業輔導小型貸款經濟輔助成立各種社團,遊樂園、幼稚園、成人小組等的以休閒為基礎的團體工作。
6、童軍運動:透由童軍運動,來幫助青少年活動。
(二)團體工作方法的出現(1927-1946)
1、時間:真正的團體工作名稱到1927年才出現。
2、思想起源:
(1)杜威:社會團體工作是一種在休閒娛樂機構中,運用非正式的小團體來達成、進步教育原則的實踐。
(2)弗烈特:解決社會問題可以採取鄰里與社會利益團體的方式來達成。
3、目標與功能:達成休閒、社會行動、以及教育和個人成長的目標。
4、代表學者:牛司泰特、威爾森、柯義爾、凱瑟等。
5、發展:
(1)1936:社會團體工作正式成立。
(2)1946:團體工作正式成為社會工作方法之一。
6、著作:《組織團體內的社會過程》、《團體調適》
7、工作焦點:正常的個人成長、以團體來服務社會的各個階層;主要方向:
(1)對社會的污點部份進行介入。
(2)在傳統的休閒樂或偏差行為矯正機構中工作。
(3)工作的角色是一個教育與問題解決的啟蒙者。
(4)消除社會中的不幸者,以使其納入社會主流中。
8、案主群:失業工人、殘障者、16歲以下的兒童、老人、社會偏差行為者。
(三)團體工作方法的成長(1947-1963):最大的影響來自精神分析觀點。
(四)當代團體工作方法的綜融發展(1964-1978):受到美國公民權利運動、對貧窮作戰、福利母親權利運動的影響。
(五)團體工作的復活(1979-)
1、1980s:教受重視的,生態模式、人本模式、臨床模式、社會行動與體系發展模式的影響。
2、1990s:團體工作受到美國健康照護改革的影響,被用來協助個人健康計畫。
3、隨著電腦的發展,團體工作上網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二、團體工作相關理論
(一)系統理論:

(二)心理動力:
1、清楚說明團體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如洞察力、自我強度、防衛機轉等。
2、將心理動力理論運用在團體實務上,另外心理動力理論也對其他備用運用在團體實務理論有所影響。
3、成員在團體中所表現來的行為,是源自於早期生活經驗未被解決的衝突。
4、團體領導者使用情感轉移和反轉移現象,協助成員探討過去的行為模式。
5、強調此時此地的團體互動經驗。

(三)學習理論(認知行為理論):
1、集中在個人行為而非團體行為的探討,會忽略團體動力的重要性。
2、早期強調環境的偶發意外事件,反對自由意志的學習理論。
3、強調清楚及特定的目標設立、訂定契約、環境對於團體和其他成員的影響、按部就班的治療計畫、可測量的結果與可被追究探索的評估等其中一部分是受到學習理論的影響。
4、大多數的學習,可以經由觀察,及替代性的增強或處罰而產生。
5、沒有考慮到行為的動機、期望及其他認知部份。
(四)場域理論:
1、每一個團體均有一個生命空間,佔有一個位置,朝目標前進,過程中可能會遭遇障礙。
2、將團體視為完全型態,團體中成員可以互相支撐,朝向目標達成的路徑前進。
3、會因應社會情況而持續的改變,但有時會處於「類似靜止的平衡狀態」。
4、團體中運作的力量:角色、規範、支配、凝聚力、一致、能量。
5、訓練團體:對參與者自提供一個多面向的回饋。
(五)社會交易理論:
1、人們再團體互動時,每個成員都會試圖表現出能得到最高酬賞與最少懲罰的行為。
2、除非能互相給予交換,否則不會增加任何東西。
3、引導團體互動
4、正向同儕文化。
(六)符號互動論
(七)生命理論
(八)團體動力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