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學派:
(一)對人類生長與發展的看法:
認為人有潛能與自由意志可以讓他自由成長,去實現自己的能力,最終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強調自己有治癒自己的能力。
(二)工作員與案主的關係:
認為案主與工作員的關係是透過機構的功能而產生,因為機構有一個穩定的發展方向,透過機構,工作員可以提供正向的、客觀的、接納的、專業的服務。
(三)社工員的目標:
讓案主從創傷分離等負面的情境中學會讓自己與現實環境做掙扎,社工員要做的只是接納案主,使案主讓自己的心靈有所成長。
(四)特色(理論基礎):
1、在時間上:
(1)開始:會產生抗拒的態度。
(2)中間:克服對未知的恐懼,接受機構有限度的服務。
(3)結束:案主創造力出現。
2、在機構上:
(1)時間結構是一個很穩定的地點結構,穩定的機構政策可以讓案主有一個安心成長且自由發揮創造力的環境。
(2)機構或個人所提出的看法是一種權威,不是工作員個人的看法,工作員反映出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後,案主仍然有選擇處理方法的自由。
(五)與心理分析學派的不同點:
1、功能學派:
(1)自由決定論,人有自由意志與潛能可以改變並表現自我的能力。
(2)透過機構有穩定且具方向性的功能來協助案主改變。
(3)社工員相信案主可以成長,不需做太多介入。
2、心理分析學派:
(1)決定論,認為人沒機會改變。
(2)透過移情作用、轉移與反轉移對案主作出改變。
(3)把淺意識與衝突帶到表面,使案主能正視自己問題。
二、問題解決學派:
(一)何謂4P:
1、Person一個求助者
2、Problem遭遇某些問題
3、Place到一個社會服務機構
4、Process有一個問題解決過程
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帶著問題的案主,前來機構求助,希望從機構中尋求問題解決的過程。
(二)基本假設:
1、人類生活是一連串解決問題的過程。
2、個人的行為都有其目的與意義。
3、問題解決是一種成長與改變。
4、社會機構是種表達社會意志的組織。
(三)理論核心與演進:
1、Deway與問題解決—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是:
確認困難定義特別困難選出可行解決方法從多個方法中選出最可行者執行方案
2、傳統解決問題理論。
3、系統理論與生態理論—任何一個行為與觀念都會有連鎖反應,整體大於部份。
4、優勢觀點與增權理論。
(三)處遇目標:工作員的工作目標在於幫助案主適應,而不是治癒案主。
(四)處遇原則:
1、社工員應幫助案主擺脫自己是『有問題的人』的想法,引發案主求助或解決問題的動機。
2、社工員要稱讚案主具有面對自己困難的能力,並減輕他因無力感所帶來的焦慮與恐懼。
3、社工員應與案主一起努力,經由重複練習使案主的自我功能得以延伸。
4、社工員應協助找尋解決問題的資源與機會。
三、行為修正學派:
(一)基本派別:
1、反應制約學派(古典制約)
2、操作制約學派(工具制約)
3、社會學習學派。
(二)反應制約學派:
1、又稱古典制約或帕夫洛夫行為學派
2、強調刺激造成行為反應的模式(typeS模式)
3、常運用於系統減敏感法與自我肯定訓練的過程,幫助案主建立新行為,消去原有不好的舊行為。
(三)操作制約學派:
1、又稱工具制約。
2、強調先有一個反應造成刺激的模式(typeR模)。
3、主張行為模式是否能建立以及要如何建立的方法都由行為所導致的結果來決定。
(四)社會學習學派:
由班杜拉所提出,他認為行為是根據觀察學習與模仿而得來,這過程稱為模塑過程。
(五)行為修正的技巧:
1、操作型的技巧(typeR技巧)
(1)正增強:透過獎勵鼓勵此行為出現。
(2)負增強:透過嫌惡刺激避免此行為出現。
(3)消除法:給予忽視,使行為次數降低。
(4)差別增強:出現正行為給予讚美,出現負向行為不予理會。
(5)形成反應法。
(6)懲罰法。
2、反應制約的技巧:
(1)系統減敏感法:利用有系統且漸進的方式減輕焦慮。
(2)交互抑制:用刺激引起焦慮反應,再利用放鬆練習減輕焦慮,重複循環使用。
(六)倫理議題:
1、殘酷或不尋常的懲罰不應該嘗試。
2、精神病人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應仍能享有基本的權利。
3、必須事先向案主說明風險與利益。
4、在第三者面前訂定契約。
5、review committee。
四、心理暨社會學派(強調案主的病理):
(一)基本假設:
1、人類行為在某中範圍內可以被預測了解的。
2、可用預測的方式加以影響改變,必須透過個人環境二者的互動加以了解。
3、系統內的成員透過互動相互影響產生連鎖效應(用最小力量達到最大效果)。
4、想了解一個人必須先知道他過去的經驗。
5、個人對於影響目前功能的潛意識與過去經驗常無法有充分了解,因而只有在特別的環境或依賴具有特殊技術的人才能發掘出他的過去經驗、態度、情緒…等。
6、要了解當事人,除了注意外在行為與對其他人的反應外,也要重視環境知覺、個人內在認知經驗與心理感受。
7、人格發展受內在趨力、自我成熟度與個人與環境的互動所導致。
(二)核心概念:
1、要了解一個人必須知道『人在情境中』的重要性。
2、人的行為常是受到個人內在的心理事實與所楚的社會環境相互作用所導致的結果,協助改變的目標在於調整個人的人格,讓他能夠適應環境,進而使案主人格成長。
3、強調人類的生理與心理雙重需求,人的成長與發展受到生物心理與社會三方面因素所影響。
4、發生問題的原因有:
(1)個人早期未被滿足的慾望與未解決的情緒方向。
(2)來自目前生活與環境的壓力。
(3)不成熟或不適當的自我與超我。
要解決這些問題的目標調整個人與環境的互動,增進人格成長以便適應環境
5、重視工作者與案主的專業關係。
6、尊重個人的重要性與價值,抱持個別化處遇、不批評、接納…等心念。
7、強調力量間的平衡。
(三)目標:
1、減低案主的焦慮不安與功能失調。
2、改善環境以解決當前問題。
3、促進人們健全成長,增強案主自我適應與生活功能,增加案主自我實現與滿足感。
(四)診斷性的預估內容:
1、確認案主待解決問題的事項。
2、研判案家生活系統與心理動力關係。
3、了解案家過去生活經驗與行為特質。
4、考量案主自我評估。
5、依工作專業知識將案主情況加以分類。
(五)原則:
1、彈性原則
2、個別化原則
3、重視個人早期生活經驗的原則
4、重視專業關係的原則
5、參與原則
6、協助案主改變自己來影響環境
(六)支持性技術:
1、接納
2、再保證
3、鼓勵
4、實質延伸
5、非語言支持
(七)直接影響技術:
1、忠告或陳述意見
2、建議
3、強調
4、堅持
5、強烈警告
6、實際干涉生活
五、任務中心理論:
(一)基本假設:
1、人之所以有問題,是能力暫時受到限制而不是病理因素導致。
2、解決問題的障礙來自環境。
3、陷入問題困境時就產生想改變的動力,但人有適應問題的本能,久了便麻木。
4、有改變動力,但只想改變到可以忍受為止,不想做根本改變。
5、當個人了解到有問題,而且處於不平衡狀態下時,就會促使採取行動。
(二)處遇目的:
1、協助案主解決關心的問題。
2、給予案主一個好的問題解決經驗,增進案主處理困難的能力。
(三)介定目標:
1、可處理的問題,包括:案主要知道此問題存在、案主承認有問題、案主願意解決問題、有能力主動嘗試處理問題
2、轉介過程的問題差異
3、法定問題的處理
(四)基本特徵與原則:
1、經驗取向
2、統整了各家理論,包括問題解決,行為認知學派與家庭建構理論…等。
3、集中焦點在案主的認同問題。
4、關心問題的系統與脈絡。
5、強調短期的時間限制。
6、強調案主與工作員的合作關係。
7、處遇計畫是有結構性的。
8、問題解決必須要讓案主有行動。
(五)工作者訂定任務時要注意之事項:
1、案主的動機
2、任務的可行性
3、任務如有不良後果的處理
4、次任務與多元任務的內容
5、開放式與封閉性任務的內容
6、任務必須由多種途徑制定
(六)有助於案主完成任務的溝通技巧:
1、幫助案主認清預期的障礙
2、模倣與領導練習
3、做問題與任務的回顧
4、對案主的問題與解決方式做結構化的分析
(七)優缺點比較:
1、優點:
(1)短期扼要的介入。
(2)重視案主的同意與參予。
(3)案主的問題與任務是相關聯的。
(4)理論多元化。
(5)人與環境的關係。
(6)強調專業訓練。
2、缺點:
(1)契約造成假平等與專業霸權的問題。
(2)無法處理社會不平等問題。
(3)長期性服務不適用於此方法。
(4)此方法要有高度技巧與訓練才能勝任,並非所有社工員都會使用。
(5)對於某些狀況的案主不適用、包括不想解決特定問題、不能接受結構式協助、不希望被幫助的案主…等。
(八)處遇的程序(以Reid的看法為例):
1、問題探索與詳述—預估,並找出案主未意識到的需求。
2、簽訂契約與合同-¬-發展書面或口頭契約。
3、任務規劃。
4、結束階段。
六、危機調適理論:
(一)目的:
提供立即性協助,著重於降低當事人的壓力感受與無力感,動用社會資源,並支持有效的因應策略。
(二)處遇的目標:
1、舒緩危機所帶來的壓力與衝擊,減輕症狀與負向情緒。
2、了解危機的誘發經過與影響。
3、規劃可採取哪些行為以維持案主最大的自主性。
4、發掘可運用之資源。
5、回復危機發生前的生活功能。
(三)處遇的步驟;
1、舒緩情緒建立關係。
2、進行預估,包括客觀情況的預估、認知層面的預估、社會支持層面的預估、因應策略的預估、危機程度的預估。
3、規劃處遇策略,包括強化當事人承諾、決定解決辦法、規劃具體細節、分析與解決可能遇到的障礙…等。
4、後果評估:包括當事人能否直接談論危機經驗?生活是否恢復平衡?能不能掌握情境…等。
5、預防性的輔導。
6、後續的會談與輔導。
(四)運用的現況:
1、醫療體系。
2、社會服務機構。
3、學校體系。
4、部隊體系。
七、認知行為學派:
(一)認知的ABC情緒理論:
1、A環境中的引發事件
2、B人對自己與引發事件的認知—包括信念、想法、自言…等
3、C因為對B的認知所產生的情緒結果
(二)六種類型的認知扭曲:
1、隨意歸納:沒有證據亂下結論。
2、斷章取義:只看到局部證據就下結論。
3、過度概化:從少數突發狀況中所得到的結論套用在所有事情上。
4、事情輕重的判斷失衡。
5、個人化歸因:什麼都是自己錯。
6、想法二極化或二分化。
(三)處遇的技巧:
1、處遇關係:強調建立溫暖支持鼓勵尊重。
2、合作的實證主義:認知治療必須依賴社工員與案主合作和建立夥伴關係。
3、內在自言與溝通的釐清。
4、說明。
5、蘇格拉底式的對話。
6、導引的發現。
7、經驗的學習。
8、逆理性意圖:又叫做症狀指令,先在案主可能擔心會發生問題的情境前告知案主有心理準備,有可能會發生,等到實際可能沒發生時,就可以降低案主過度焦慮的心態。
9、行為技巧:最常用的就是ABC模式。
(四)認知治療可解決的問題包括:
1、憂慮焦慮憤怒壓力。
2、失眠。
3、賭博酗酒煙癮。
4、不當健康習慣與管教技巧。
5、慢性疼痛。
(五)認知行為學派的行為技巧:
1、書面家庭作業。
2、角色演練。
3、漸進式的任務派遣。
4、注意力轉移技巧。
5、活動安排。
6、放鬆技巧。
八、敘事治療:
(一)基本假設:
1、選取某些經驗以有意義的方式組織起來,構成自己的故事。視當事人怎樣為其經驗賦予意義。因為個人經驗在意義方面根本上是可塑性極高的,輔導往往就是與當事人一起再編寫意義的過程。
2、個人根據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所在的社會關於自我和人際關係的價值,和風俗習慣來賦予自己經驗的意義。
3、身處的社會位置及其面對的主流敘述所壓迫的產品。
(二)核心概念:
1、故事:自我敘述
2、故事的結構:
(1)行動景況:由事件、次序、時間和情節構成。
(2)意識景況:由願景、個性、意圖和信念構成。
3、決定性中未決定性:個人故事同樣充滿間隙、不一致和矛盾,假如能促使當事人主動在這些不一至和間隙中賦予新的意義,就能帶來生活的某種重新詮釋的可能性。
(三)輔導的過程:
1、七個步驟:
(1)與當事人或家庭一起就所困擾的問題達成彼此的共識。
(2)將問題擬人化。
(3)探討問題如何干擾、支配組饒當事人與家庭完成他們的意願。
(4)發掘有哪些時候當事人並未受到問題的支配,或生活未受到其干擾。
(5)找出過去的證據來支持新觀點,顯示當事人與家庭有足夠的能力站起來打擊或對抗問題的本身。
(6)引導當事人與家庭去思考在有上述的能力下,未來應當過著何種生活。
(7)找出一群聽眾來聽取當事人宣告新的認同感與新的故事。
2、三個階段:
(1)外化問題:使問題獨立於當事人之外。
(2)發掘獨特結果和重寫故事:故事相互矛盾與經驗片段,從而利用這些重新發掘的片段編寫新故事。「獨特結果」包含事件、感覺、意圖、思考、行動等,而立用獨特結果編寫新故事的過程而被稱為重寫故事。
(3)鞏固新故事:很重要的人物去見證和參與新故事的誕生但延續。串連當事人及家庭成員組成互動團隊或行動團體。
(四)方法與技巧:
1、發問技巧:
(1)外話題問
(2)發掘獨特問題結果的提問
(3)行動景況提問
(4)意識景況提問
(5)閱歷經驗提問
(6)提問與結構
2、書面文件
3、建立聽眾群
4、迴響團隊
九、心理分析理論:
(一)主要思想:內在精神結構,精神能量、精神原因、衝突。
(二)理論是戲劇化、完全的、美學的。
(三)對文化的影響:中上流社會階層的人、菁英的文化。
(四)基本立論:
1、兩個基本思想:
(1)精神決定論:被發掘出來,沒有自由意志,是經驗的累積。
(2)潛意識:衝突的事都在潛意識中。
2、趨力:心理能量、宣洩(釋放)、附著(在照顧者身上)
3、求生和求死的本能
(五)發展階段:生理焦點、心理主題、成長後心理的後果
(六)行動通過階段:
1、固著:心理能量全部留在一個階段,無法往下一個階段發展
2、退化:建設性的退化,退化成小孩,有創造力或建立親密關係
(七)結構:
1、本我:能量都在本我中,求馬上的滿足,享樂原則。
2、自我:現實原則
(1)幫助自我得到想要的,但考慮現實的條件。
(2)也危險的話,欺騙自我,把衝動拿到不危險的層面。
3、超我:集體的聲音,道德的判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