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工作
2008/5/22上課內容:團體評估
一、評估的定義、目的、重點、注意事項
二、為何要評估
1、執行評估的理由(許臨高 p.414-415)
2、機構是否支持(許臨高 p.415)
3、時間考量(許臨高 p.415)
4、選擇評估的方法(許臨高 p416.)
三、評估目的(林萬億 418、許臨高 p.417)
四、團體工作的評估性設計
1、實驗設計
2、單一系統設計
3、行為結果的測量
(1)對個人行為改變的測量
(2)團體情境改變的測量
(3)環境變遷的測量
五、團體工作紀錄
1、功能
2、類型
3、內容
4、原則
---------------------------------------------------------------------------------------------------------------------------
*前言
‧評估是指測定社會工作努力的目標與方針有被達成與否
‧評估是持續性的
‧於預估之後,知道所有需要的資料是否已收集
‧對案主所處情境的資料是否做了適當的結論
‧測定此計劃是否具完整性、可行性等
‧評估是用來找出預期發生的事是否真的發生
‧評估觀察已完成的處遇工作、使用何種方法策略進行處遇、以及為什麼決定運用該方法策略
‧提供社會工作者一個省思的機會
‧如果案主有參加預估、訂定計畫、實行任務,則他們在評估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一、評估的定義、目的、重點、注意事項
(一)定義:
1、Kemp:根據特定標準和系統性判斷的原則,探討目標達成的程度。
2、林振春、王秋絨認為評估是指資料之確認、蒐集並賦予意義,評鑑則指目標與任務之達成。
3、Posavac andCarey:評估是一種方法、技巧和敏感度的組合。
4、Suchman:評估指一種技術或方法,而評估性研究包括理論架構、過程、技術、方法等。
(二)目的:
1、林萬億提出:
(1)滿足信賴要件
(2)計算基金的需求量
(3)儲備資訊
(4)作為行政決策的參考
(5)支持方案發展
(6)從經驗中獲得學習
(7)決定目標達成程度
2、許臨高提出:
(1)計畫一個團體
(2)監控一個團體
(3)發展一個團體
(4)試測團體方法的效率與效能
(三)評估時的注意事項與考量:
1、評估團體哪方面的成效:
(1)明確的目標。
(2)清楚的度量觀察成員或團體成麼行為、現象。
(3)決定用什麼途徑去收集相關的資料。
(4)針對不同性質的團體性行評估,可能會有什麼不的關注重點。
治療性團體:認知行為改變
互助性、成長性團體:成員間的溝通、人際關係、相互支持、網路的建立
任務性:任務執行的過程、成員間的分工和合作、個別成員在人際關係及領導才能上的成長
2、工作員進行評估時要因應團體目的,制定出一套適用、有系統的步驟和方法,還需考量成員的特質和能力。
3、慎防在成員介入時,把注意力過份集中在觀察成員的行為和團體的觀察上,最主要是因為避免將人類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容易使工作員的注意力(介入焦點)過份集中在被量化的表面行為上。
4、設計高效度、信度的評估是非常費時的,因為牽涉到時間、資源上的限制。
5、並非一定要用高效度、信度的工具,如果要瞭解團體的程序及運作的滿意度,或對團體的建議,可以透過開放式的問題、個別談判、小組討論,也能收集到一些資訊,也很方便。
二、為何要評估:
1、執行評估的理由(許臨高 p.414-415)
2、機構是否支持(許臨高 p.415)
3、時間考量(許臨高 p.415)
4、選擇評估的方法(許臨高 p416.)
三、評估目的(林萬億 418、許臨高 p.417)
四、團體工作的評估性設計
1、實驗設計
2、單一系統設計
3、行為結果的測量
(1)對個人行為改變的測量
(2)團體情境改變的測量
(3)環境變遷的測量
五、團體工作紀錄
(一)紀錄的重要性:
1、持續服務工作
2、服務品質的掌握
3、組織工作員的思緒
4、機構、督導的查閱
5、專業間的溝通
6、法律行動中的機構自衛工具
7、處遇工具
8、評估與社會研究
(二)過程紀錄(process recording)
1、與案主接觸或團體聚會一結束時一份敘述性的報告,包括工作人員的感情與對所發生的事情,或是團體的發展。
2、用來訓練和督導新進工作人員,因為這種紀錄能提供豐富的細節,讓接受訓練的工作者有機會了解案主會談和團體聚會中發生的事情。
3、過程紀錄的有效性需視工作員回憶真實情況的能力及整理的順序。
4、過程紀錄的方式可分為錄影紀錄、錄音紀錄與文字紀錄三種紀錄的形式。
(三)摘要記錄(summary recording)
1、摘要記錄將焦點放在案主或團體中的重要事件,較少是描述性事件
2、摘要記錄要注意的是,所記錄的項目為一種開放性問句,容易產生紀錄可能引起幾個不同的解釋。
3、有時候會缺乏焦點或是沒有清楚地界定所需訊息。
4、面對團體中不同的案主時更是要界定清楚紀錄的形式。
(四)問題取向紀錄(problem-oriented recording)
1、為了解決摘要記錄缺乏焦點的問題而設計
2、清楚指出案主或團體所需處理的問題,和設立的目標,而且資料蒐集和記錄的方式都與每一特定的問題有關。
3、使用時很容易將紀錄轉換成電腦數據,而且簡潔易聚焦
4、題取向紀錄包含四部份:
(1)基礎資料
(2)初步問題描述及相關人員預估的問題清單
(3)每一個被確認的問題的計畫及目標
(4)接下來做了什麼行動,以及行動結果的紀錄
5、常用的形式是SOAP,包括主觀、客觀、預估、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