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治療 Ch.8 Bowen取向的理論與實務

一、家庭系統理論:
1、延伸數代的家庭情緒系統角色,並視其為個體功能不良的病因。
2、家庭成員會在思想、情感與行為上與家庭關係連結。

二、Bowen八個連鎖理論概念:
家庭理論是一個情緒關係的系統,家庭都是生活在「長期焦慮」。
1、自我分化(自我整合程度):
(1)反映一個人區分他經驗的理智及情感歷程的能力。因此,分化可由個人行為不受情緒所引導的程度來呈現。
(2)情感與認知的平衡是自我分化的目標
(3)在家庭系統中,情緒張力是在一連串的聯盟與分裂中,隨時間而轉變。
(4)未分化的程度越高,越容易與他人的情感融合。
(5)在量表較高的一端:情緒成熟,可以獨立思考、感覺、行動。
(6)在量表中間:部份融合與分化。
(7)分化程在度反映個人情緒依賴家庭或家人以外的人的程度,中等到高度分化,使人在與他人互動不必擔心融合。
2、三角關係(情緒張力):
(1)個體內在或與他人關係中的情緒張力。
(2)當二個家人關係的焦慮升高時,就會將一個容易受傷的第三者牽扯進來,以稀釋焦慮。
(3)家庭融合程度高,三角關係就越強烈、明顯。
(4)家庭中分化最差的人特別容易受到三角關係的傷害。
(5)三角關係的結果:
A、原本穩定的兩人關係,因增加一個人而變得較不穩定。
B、因為第三者的離開,使原本穩定兩人關係變得較不穩定。
C、原本不穩定的兩人關係,因增加一個人而變得較穩定。
D、因為第三者的離開,使原本不穩定兩人關係變得較穩定。
(6)家庭成員分化不良,家庭中形成三角關係的機會就會增加。
3、核心家庭情緒系統:
(1)人傾向選擇與自己有相等分化程度的人結為伴侶。
(2)核心家庭融合的程度越高,焦慮與不穩定的潛在危機就越大。
(3)三種類型:
A、婚印傾斜:夫妻中的一方生理或情緒失功能。
B、父母互動:外顯、長期未解決的婚姻衝突,使的情緒疏離與情緒親密的循環一直發生。有冷、熱、一冷一熱、忽冷忽熱4種。
C、聚焦於小孩:小孩的問題,使父母將注意力轉移到小孩身上,並忽略、否認本身的缺乏分化。
(4)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有一個小孩比其他手足容易受到融合的傷害,容易在父母的爭執中捲入三角關係。
(5)多世代的觀念,在婚姻選擇與其他的關係中,重現在原生家庭學到的模式,並將相似的型態傳到下一代。
4、家庭投射歷程:
(1)分化不良的父母,因為本身的不成熟,而選擇將注意力專注在最稚氣的子女上。使父母容易將自己的分化不良,傳遞到最容易影響的子女上。
(2)父母在原生家庭的手足位置。可能是他們選擇介入下一代小孩中的線索。
(3)傾向融合且被父母關注的小孩,其實對家庭困難與不穩定的徵兆最敏感。
(4)家庭投射歷程的強度與兩個因素相關:
A、父母不成熟或未分化的程度。
B、家庭經驗的壓力與焦慮程度。
5、情緒截斷:逃離原生家庭的情緒束縛,表現在退縮或逃離的父母,否認目前生活的重要性
(1)小孩在投射的歷程介入較少,就可能有比較大的能力來抵抗融合。而投射的歷程介入較深的小孩,在成年期或更早就必須嘗試各種策略來抵抗融合。
(2)情緒截斷,從未解脫的情緒中逃離,並非真實的解脫。
(3)當要嘗試情緒截斷時,會否認與原生家庭存在許多未解決的衝突。
(3)與家人的溝通是表面的、不真實的、簡短的互動。
(4)容易發生在高度焦慮和情緒依賴的家庭。
6、多世代的傳遞過程:
(1)將嚴重的失功能,視為家庭情緒延續數代的結果。
(2)選擇相似分化程度的配偶與家庭投射歷程,會導致下一代自我分化程度低落。
(3)當家庭遇到嚴重的壓力或焦慮,較早的世代可能會發展出嚴重的功能不良。
7、手足位置
(1)家庭中出生順序不同,小孩會發展出不同的人格特質。
(2)婚姻中伴侶的互動型態與他們在原生家庭的手足位置有關,老大適合和老二結婚,老么適合與老大結婚。
(3)人在家庭中的功能位置會塑造他以後的期望與行為,而不一定是真實的出生位置。
8、社會退化:社會如家庭一樣,在長期壓力下(如:人口成長,自然資源卻日漸減少),就會產生社會焦慮,想要獨立自主的新力量便產生。
三、Bowen的家族治療系統:
1、評估晤談:
(1)對有症狀的家庭做的評估,必須在第一次電話接觸中就開始進行。
(2)治療師應該客觀而不情緒化,必須保持在家庭系統外。
(3)家庭評估晤談是在全體家庭成員都在的情形下進行的。
2、家庭圖
3、家族治療技巧:
(1)減輕壓力與紓解症狀
(2)提高每一位家人的分化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