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官移植的瓶頸:器官捐贈稀少。
(二)器官捐贈來源:
1、活體:親屬、非親屬 (買賣)
- May 03 Sat 2008 02:30
悲傷輔導與器官捐贈
- May 03 Sat 2008 02:26
淺談呼吸系統疾病
淺談呼吸系統疾病:
一、肺炎:
(一)定義:
1、Pneumoniti,肺部炎症反應的通稱。
2、Pneumonia,肺部炎症合併肺實質化,一般而言為感染造成。
(二)肺炎的分類:
1、典型 vs. 非典型, Cole(1928)
2、臨床上的分類:社區型肺炎(CAP)、院內感染型肺炎(HAP)、呼吸器相關性肺炎(VAP)、
吸入性肺炎、免疫不全病人的肺炎
(三)症狀:
1、發熱、體溫過低、 發抖、出汗
2、(新出現的)咳嗽(有痰或沒痰)、痰色痰量改變
3、胸部不適、氣促
4、其他非特定性症狀(疲倦、肌痛、腹痛、食慾差、頭痛…)
5、聽診之異常(支氣管音and/or局部囉音)
- Apr 29 Tue 2008 21:47
工作者的風格、資料收集、社工員的角色
社會個案工作
2008/3/11上課內容:工作者的風格、資料收集、社工員的角色
一、工作者的風格
(一)溝通的能力:可不可以聽到案主說的話,每字每句,了解意義,並可以複述、反映回去給案主,也就是聽 → 了解 → 複述 → 反映。還要了解案主的文化背景。
1、處理沉默的能力:
(1)案主不說話,社工先開始說(如自我介紹、為什麼要來等)。
(2)社工對案主:你這樣沉默,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你希望我怎麼做?
(3)案主突然沉默:說到問題的核心,此時的沉默次許可的。
2、速度:對象是小孩老人,速度要慢。
3、處理憤怒的方式:
- Apr 29 Tue 2008 21:46
Psychosocial Model、Roger's helping relationship
社會個案工作
2008/3/4上課內容:Psychosocial Model、Roger's helping relationship
一、Florence Hollis 會談技巧
(一)支持性技巧:
1、有興趣的傾聽:身體前傾、專注、簡述語意等。
2、接納:接納案主是一個人,但不接納他不正確的行為。(對案主友善的態度。)
3、安慰:案主有焦慮、不安的感覺,可以安慰他,表示關心、同情心,一定要出自內心,做實在的安慰。
4、鼓勵:案主沒信心,可以鼓勵他。
- Apr 21 Mon 2008 18:41
法律的解釋、法律的適用
* 身份、親屬法規完全受本國法律支配。
* 領土範圍:
領海範圍:中華民國之領海為自基線至其外側12海里之海域。
領空範圍:領海+領土的範圍。
* 動產與不動產:
1、不動產:民法第 66條,稱不動產者,謂土地及其定著物。
2、動產:民法第 67條,稱動產者,為前條所稱不動產以外之物。
* 法律的解釋:
- Apr 21 Mon 2008 18:36
法律體系、法律的效力(時、人、地)
- Apr 21 Mon 2008 18:33
法學緒論
法學緒論
2008/3/10上課內容:
* 推定:可以反正推翻。
* 擬制:不可以推翻
* 迴避:法院職司國家審判權,為維持裁判之公正性與客觀性,避免受法官個人情感之左右,法律上遂設有關於推事迴避之制度。
* 法律認可的結婚:要有2個以上的證人,且要到戶政機關登記。
* 立法的程序:
1、提案是立法的第一個步驟。提案的來源為: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立法委員及符合組織法規定之黨團。至於預算案之提出,則專屬於行政院。
- Apr 02 Wed 2008 19:45
團體工作發展歷史、團體工作相關理論、團體工作實施模型
團體工作
2008/3/18上課內容:團體工作發展歷史、團體工作相關理論、團體工作實施模型
一、團體工作發展歷史
(一)團體工作方法的醞釀(1850-1926)
1、勞工運動
2、宗教組織
3、青年機構
4、兒童樂園運動
5、睦鄰會社
6、童軍運動
(二)團體工作方法的出現(1927-1946)
(三)團體工作方法的成長(1947-1963)
(四)當代團體工作方法的綜融發展(1964-1978)
(五)團體工作的復活(1979-)
二、團體工作相關理論
1、系統理論
2、心理動力
3、學習理論
4、場域理論
5、社會交易理論
6、符號互動論
7、生命理論
8、團體動力學
三、團體工作實施模型
(一)社會目標模型 (二)治療模型 (三)交互作用模型
---------------------------------------------------------------------------------------------------------------------------
- Mar 14 Fri 2008 23:54
社會團體工作的特質、團體工作實施原則
團體工作的分類:(許臨高 p、27)
1、組成的目的:處遇性團體、任務性團體
2、團體形成之意志:組成團體、自然團體
3、組織程序:正式團體、非正式團體
4、成員進入與退出和增加與減少之自由程度:開放式團體、封閉式團體
5、成員與團體的關係:內團體、外團體
6、人數的多寡:大團體、小團體
7、時間長短:暫時性團體、永久性團體
8、成員關係:初級團體、次級團體
9、成員與團體的關係:參照團體、會員團體
- Mar 08 Sat 2008 01:10
精神分裂症(持續6個月出現2個以上的正性、負性症狀)
心理衛生
2008/01/11 上課內容:精神分裂症(持續6個月出現2個以上的正性、負性症狀)
一、精神分裂症:14~27歲會發病,一般在45歲前會發病,男女都會得
(一)症狀:
1、發病前:行為出現退縮,無法維持整潔。
2、發病急性期(正性症狀):
(1)妄念、幻覺(視幻覺、聽幻覺、觸幻覺)。
(2)思考過程:相信自己可以解讀他人的思考,他人也可以解讀自己的。
(3)無組織的說話,跳躍式的思考。
(4)行為:搖頭、跺腳、固定的姿勢。
3、殘餘期(負性症狀):
(1)漠視:在別人快樂時沒反應;當別人生氣時會哈哈大笑。
(2)缺乏意志力:無法完成一任務。
(3)缺乏邏輯。
(4)無法經驗快樂。
(5)受損的注意力:無法集中精神作一件事。
(6)受損的人際關係能力:退縮、逃避、過度依賴照顧者。
- Mar 08 Sat 2008 01:09
性疾患
心理衛生
2008/01/04 上課內容:性疾患
性疾患
一、正常的性功能:
1、慾望期:性活動幻想與從事性活動慾望(浪漫的氣氛、親吻對方等)。
2、興奮期:主觀感受性愉悅與伴隨的生理變化,如撫摸對方的身體、碰對方的性器等…
3、高潮期:性愉悅的極高峰,性緊張獲得抒解,生殖器官規律收縮。
4、消散期:包括肌肉放鬆與整體舒適感。
- Mar 08 Sat 2008 01:08
飲食疾患、適應性疾患
心理衛生
2007/12/29 上課內容:飲食疾患、適應性疾患
飲食疾患:
一、生理因素:
1、血清素:一般人有飽足感就不再吃,但飲食性疾患者此功能失調。
2、多巴胺:分泌低就會吃多,分泌高就會吃少。
3、CCK:胃腸分泌的酵素,分泌高產生飽足感,分泌低產生飢餓。
二、不健康的飲食行為:
1、Yo-Yo Dieting危險節食:一下吃一下又節食,體重忽上忽下,營養容易不均,導致
生理不平衡,維他命礦物質也會缺乏。
2、衝動的吃:貪食症的人會有強迫性飲食,吃很多無法停止,不吃會產生戒斷症狀,憂鬱疲累噁心頭痛,為了維持體重,會讓自己又吐又瀉。
3、Binge eating:短時間內吃很多,時間過了以後就不吃,不會用吐或瀉的方式,而是用運動來減重。
4、Craving & Pica:
(1)Craving—特別想吃某種食物,例如無時無刻想吃甜食。
(2)Pica—特別想吃某種一般人根本不會吃的食物,例如石頭磚塊等。
- Mar 08 Sat 2008 01:07
-焦慮攻擊與恐慌症、畏懼症
心理衛生
2007/12/07 上課內容: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焦慮攻擊與恐慌症、畏懼症
* 一般焦慮疾患所會出現的症狀:突然發抖、渾身冒汗、無法呼吸等
一、焦慮攻擊(Panic attack)與恐慌症(Panic disorder):
(一)症狀
1、焦慮攻擊: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發生,包含呼吸急促、噁心、顫抖、發冷、發熱、心臟好像要停止,覺得自己會瘋掉、會死亡,有預期的焦慮等。
(1)depersonalization:人格解體或失自我感,對自身的一部分或對外界事物覺得不真實、不確切,有一種說不清的模糊感,即自己看自己就像在看一個「他人」一樣,即我不再是我。
(2)derealization:失真感,覺得自己不是自己。
2、恐慌症:害怕自己會有焦慮攻擊、覺得自己會瘋掉,死亡、如果在開車或是人多的地方,恐慌正發作,變形成懼曠症,變得不敢開車、搭車、停止和人們來往、不敢出門、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因此會形成憂鬱的情緒,會想自殺。
- Mar 08 Sat 2008 01:07
單疾性-其他與憂鬱症相關之疾患、雙疾性-躁症、與雙極性相關的疾患-循環性情感
心理衛生
2007/11/30 上課內容:單疾性-其他與憂鬱症相關之疾患、雙疾性-躁症、與雙極性相關的疾患-循環性情感
一、其他與憂鬱症相關之疾患:
(一)季節性憂鬱症-如冬季憂鬱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
1、症狀:吃很多,覺得很累、無助無望,充滿罪惡感,嗜睡,無法思考、作決定。
2、造成原因:陽光的攝取不足,造成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
3、治療:光線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
(二)一般醫療狀況引發的憂鬱症:
1、造成原因:癌症,心臟血管疾病,消化性胃病,病毒感染,賀爾蒙分泌障礙(甲狀腺亢進), 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 巴金森氏症,營養不良,維他命缺乏等。
2、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
(三)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是一種生完孩子後產生的憂鬱
1、症狀:哀傷,激動,罪惡感,焦慮,注意力失調;少數人嚴重時甚至會幻聽,但通常是和寶寶不好有關;孕婦也會有自殺的念頭。
2、治療:心理治療,因孕婦要哺乳,服藥物會傷害嬰兒,故通常不給予藥物治療。
- Mar 08 Sat 2008 01:06
單疾性-憂鬱
心理衛生
2007/11/23 上課內容:單疾性-憂鬱
一、憂鬱的原因:
(一)憂鬱與失落:為什麼會憂鬱?因為心愛的人死亡,對死者有強烈的憤怒,阻擾了哀傷的正常程序。也就是強烈的忿怒抑制了正常的哀傷反應,造成憂鬱。
(二)生化原因(生理原因):
1、腦神經傳導物質「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缺乏,分泌過低,形成憂鬱情緒。
2、腦神經接受器對於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的接受出問題。
3、神經胜鈦類物質分泌出問題。
4、遺傳基因中的5-HTT出現1長1短或2短的情況時(正常2長),只要有短的,容易憂鬱。
5、賀爾蒙分泌問題,如甲狀腺出問題。
7、睡眠出問題,無法沉睡,REM(快速眼皮運動)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