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工作
2008/5/22上課內容:團體評估
一、評估的定義、目的、重點、注意事項
二、為何要評估
1、執行評估的理由(許臨高 p.414-415)
2、機構是否支持(許臨高 p.415)
3、時間考量(許臨高 p.415)
4、選擇評估的方法(許臨高 p416.)
三、評估目的(林萬億 418、許臨高 p.417)
四、團體工作的評估性設計
1、實驗設計
2、單一系統設計
3、行為結果的測量
(1)對個人行為改變的測量
(2)團體情境改變的測量
(3)環境變遷的測量
五、團體工作紀錄
1、功能
2、類型
3、內容
4、原則
---------------------------------------------------------------------------------------------------------------------------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功能學派:
(一)對人類生長與發展的看法:
認為人有潛能與自由意志可以讓他自由成長,去實現自己的能力,最終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強調自己有治癒自己的能力。
(二)工作員與案主的關係:
認為案主與工作員的關係是透過機構的功能而產生,因為機構有一個穩定的發展方向,透過機構,工作員可以提供正向的、客觀的、接納的、專業的服務。
(三)社工員的目標:
讓案主從創傷分離等負面的情境中學會讓自己與現實環境做掙扎,社工員要做的只是接納案主,使案主讓自己的心靈有所成長。
(四)特色(理論基礎):
1、在時間上:
(1)開始:會產生抗拒的態度。
(2)中間:克服對未知的恐懼,接受機構有限度的服務。
(3)結束:案主創造力出現。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社會個案工作
2008/4/15上課內容:結案與評估
一、結案的類別:
* 案主提早結案或單方面結案。
* 機構功能出問題無法繼續提供服務,這種結案是有計畫的結案。
* 所選擇的處遇方式有時間性,所以適當時刻順利結案。
* 所選擇的處遇方式沒有時間性,所以適當時刻順利結案。
* 實務工作者離職不得不結案。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個案工作
2008/3/25上課內容:協商目標與簽訂合同
一、協商目標:工作者和案主的目標要一致,工作者和案主一起協商訂出目標。
(一)目標的種類:
1、目標型態:
(1)不連續的目標:一次的行動或改變,就可解決案主的問題。如:轉介資源、改變環境。
(2)連續的目標:多次的行動是累積的。如:處理夫妻間的衝突、爭取案主個人權益。
2、改變系統:
(1)個人目標:
A、內隱行為:認知功能、情緒的改變。如:改變負面的思考方式。
B、外顯行為:減少喝酒的次數、人際關係約會次數等。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學緒論
一、法律的制裁:公權力為後盾,對違法的人給予不利益或剝奪他的權利。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的處罰都不一樣。
(一)民法的制裁(包含民事特別法):
1、權利的剝奪:
(1)人格權:自然人的人格權無法被剝奪,除非被判死刑;通常是「法人」被剝奪。
(2)身份權:如親權,父母對以未成年子女的教養義務;父母失職或和濫用親權就會被暫時剝奪親權。
(3)無效或得撤銷:
無效如:因賭博而欠的錢再法律上是無效的。
如:終身不結婚就送一棟房子,無效,因為違反善良風俗。
得撤銷:定契約如果是詐欺的或是脅迫的而為意思表示,可得撤銷。
(4)契約的解除:買賣行為,遲來的契約給付可以解除、拒絕給付,甚至請求賠償。
雙務契約:雙方都有給付的義務。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福利國家
  半集體主義者接受半集體主義國家。然而,他們把社會福利當作一種機制,這種機制能操縱市場,使其控制缺失得當。他們不把社會福利看成是改變社會和經濟的工具,不把它看成是增進美好人生的工具。他們接受市場的缺失來達到基本的需求、接受當代家庭無能力達到需求,然而這些需求,對於早期的家庭而言,是可以達成的。他們也接受現今的經濟成長無法單純靠自己終止貧窮。他們的價值觀和對社會規範的實際關心帶領他們接受和贊成社會福利國家。吉爾摩提及一項半集體主義的傳統,「只有自由的理論家,而非保守主義者,能在社會福利國家裡看到一些本質上的錯誤。」國家分配的社會福利措與一些守舊原則一致。
  凱恩斯對於我們所認為的社會福利國家,並沒有直接說些什麼。不過,他明顯地投入和關心社會福利措施及其後續發展。哈羅德說,貝佛里奇針對社會保險所做的研究報告裡,有一種普遍性的哲學,這個哲學與凱恩斯的看法一致。凱恩斯也因此給予貝佛里奇的提議溫暖大力的支持,即使在早些年前,他也曾說服貝佛里奇減少財政部的義務。身為一個人道主義者,這個哲學令凱恩斯感到高興,因為凱恩斯在意的是社會問題的廢除。藉由這個哲學思維,也能重新分配購買力,將錢花費在最需要購買的物資上。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府扮演的角色
半集體主義者相信,對於未來社會所有的公眾利益而言,政府是一個獨立個體,在基本的實際層面上,政府行為可以有所協助。在一九二四年之前,凱恩斯認為自由放任主義必須捨棄,不過這並非輕蔑一個好的傳統信念,而是因為,無論我們喜歡與否,我們已經無法預見其成功了。
五十年以後,吉爾摩正巧也對同一個詞「自由放任主義」發表意見。他說,「自由放任主義並不是一項選擇。」這個見解是以高伯瑞的「社會主義」為條件基礎所發表出來的──僅視一塊又一塊的社經生活為一般的科技發展之後,公眾管理便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哈里斯在最終的討論時,有個論點與貝佛里奇極為相似,「貝佛里奇對一個已計劃社會的最終交托,不能視為他內心喜好的回音,而是要視為一種不甘願的承認。這是因為,他所相信的已經成為了實際的需求。而這個需求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以其他的方式來管理複雜的工業社會已經顯然失效了。」
政府干涉調停的基本實例是實用的。行為的程度和範圍也都是基於實用的因素。如吉爾摩所說,「政府活動並沒有既定的前線位置。」範圍的設定是基於經濟和社會的目標和需求來加以劃分,而非仰賴抽象的理論或信念。政府行為若要達到這些目標,也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做更動。人類與社會的需求和目標比抽象的原則來得重要。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和國家
非集體主義者對於社會的分析,主要著重在幾乎完整的經濟運作機制。他們本質上守舊,接受了世界運行的社會和政治規範,對於階級分層並沒什麼話好說。唯有高伯瑞嚴肅關注權力問題。
至於社會組織,半集體主義者描繪社會時,認為它的一致是多於衝突的。然而,比起反集體主義者,他們對於統一市場機制的力量,並沒有太過重視。貝佛里奇和吉爾摩都明白表示他們對不規律的市場機制堪憂,因為它容易在社會的各階層中有所區分,成為反對和衝突的根源。不過,他們卻沒有將階級或族群差異視為無法妥協的現象,而是看到它們在社經上的發展。它們幫助減少社會壓力的貢獻。高伯瑞認為,在美國,經濟成長的衰微與收入分配模式有關。他建議,經濟成長的功能是化解不平的一種溶劑,歸因於三個理由:首先是,它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以致於減少對於不均的憂慮。再者,由於富者顯著的消費,使得他們減少了利潤,呈現了不均的現象,導致經濟的衰退。第三,經濟成長培養了社會更廣泛的多元發展。僅靠財富的聲望已與政治家、技術專家、經理、電視明星等等所產生的聲望相抵。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價值觀
半集體主義者與反集體主義者在許多面向中有相同之處。這兩個團體對於「自由」、「個人主義」、「競爭的私人企業」有一致的信念。然而,半集體主義者所秉持的並非如反集體主義者如此地絕對。他們的價值觀傾向條件性,並且需要透過知識與智慧累積的實用主義來證實。
他們的「實用主義」確信資本主義並非能自我調節。接續,他們也相信資本主義是運作經濟最棒的體系,不過,他們認為,如果要使這個體系有效率並公平的運轉,則需要精準明確的控管。即使它的誤差會很大,不過它是可以經過修正的。從他們的觀點看來,這門學問的起頭並非依據抽象的理論說明它是如何運作,也非我們期待它能怎樣運作,而是去研究整個體系自行運作的實際狀況。凱恩斯寫道:「最好是世界經濟的運作能照著經典理論呈現的方式走,這是我們所認為最好的方式,只不過,這樣的理論前提是人類免除所有災難。」吉爾摩建議:「跟凱恩斯有關的關鍵事實是他傾向實際情況的發生。」他視失業為一種難以忍受的災厄,拒絕接受它是無法避免,也不能接受這類情況能夠自救。他提出了補救措施,花了一些時間便使他的論述臻於完美。英國經濟學上的傳統傾向將抽象論理歸類為反集體主義思維之下的基本要素,這是凱恩斯所無法接受的。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集體主義者
﹍﹍﹍﹍﹍﹍﹍﹍﹍﹍﹍﹍﹍﹍﹍﹍﹍﹍﹍﹍﹍﹍﹍﹍﹍﹍﹍﹍﹍﹍﹍﹍﹍﹍﹍﹍﹍﹍﹍﹍﹍

我們並不容易去定義半集體主義者。相較於對毫無規律的自由市場缺乏信心的反集體主義者而言,半集體主義者與其迥異。對於政府管理的經濟,半集體主義者只對於民生必需品及公益上的潛在發展有信心。同時,他們熱切的贊同私人資本主義、不甘於接收政府的政策執行,並激進地拒絕平等主義政策,這使得他們與費邊社會主義分道揚鑣。因為如此,他們屬乎一種激進份子──傾向守舊、因循古法的激進份子。黑德爾說:「創設『凱恩斯革命』理念的學者們,他們並非是政治或社會革命份子,反之,對於舊制的社會秩序,他們是具有遠見的一群人,也因為如此,他們看見了廣泛潛在於社會中的悲劇以及失業危機。

﹍﹍﹍﹍﹍﹍﹍﹍﹍﹍﹍﹍﹍﹍﹍﹍﹍﹍﹍﹍﹍﹍﹍﹍﹍﹍﹍﹍﹍﹍﹍﹍﹍﹍﹍﹍﹍﹍﹍﹍﹍

the reluctant collectivists 半集體主義
anti-collectivists 反集體主義
pragmatism是 實用主義
equalitarianism 平等主義
capitalism 資本主義
totalitarian 極權主義
Keynes 凱恩斯
Beveridge 貝弗里奇
Hayek 海耶克
Macmillan 馬克米蘭
Galbraith 伽百列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7 Wed 2008 20:35
  • 抽樣

社會工作研究法
2008/3/6上課內容:抽樣
一、機率抽樣的理論和邏輯:
(一)有意識與無意識的抽樣偏誤:
1、樣本對於他們所從出的更大的母群體來說,不具備「典型」和「代表性」。
2、無意間造成抽樣誤差的可能性是難以避免的,且有時並不十分顯著。
(二)代表性與抽樣機率;
1、代表性:
(1)一個樣本的特質接近母群體特質時,這個被選出的樣本便有代表性。
(2)代表性僅限於與實質研究旨趣有關的特質。
(3)相等機率抽樣方法:來自於母群體所抽取的樣本,具有代表該母群體特質的特性,且母群體中各元素被抽樣的機率應該是相同的。
2、優點:
(1)有效降低各項抽樣誤差的發生機率。
(2)更易於估計樣本的正確性與代表性。
3、專有名詞: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了解產兆及如何優質順利生產:
一、了解產兆及順利生產:
1、生產是身為女人的權力,同時也是一件極艱巨的任務,如何順利生產,必須先從認識、瞭解待產的注意事項開始。
2、根據研究,因為對產兆的不確定及無法掌握正確入院時機,
3、平均一對夫妻入院待產前有2至3次徒勞往返醫院,尚未達到入院標準而被請回家的經驗。
4、孕婦不僅因路程奔波過度消耗體力,同時也因而睡眠不足或沒有好好進食而弄得精疲力竭;
等到真正產痛開始,真正需要運用體力及耐力來面對時,反而像洩了氣的皮球,無法忍受正
常生產過程的陣痛。
5、因此瞭解產兆及入院時機,適度休息進食及保存精力,心情儘可能放鬆,不要過早進入備戰狀態是生產成功的初步。
6、在預產期的最後幾個星期,妳可能常有不規則的收縮,而造成不舒服或者腹痛,這些不規則的收縮即是假陣痛。因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時很難判定是否是產兆。
7、而往來醫院造成很大的困擾,甚至令妳感到生氣,
8、醫師說產兆未到,必須再回家等待。其實這是常遭遇到的狀況,妳大可不必感到挫折。

二、陣痛-真的?假的?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器官移植的瓶頸:器官捐贈稀少。
(二)器官捐贈來源:
1、活體:親屬、非親屬 (買賣)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談呼吸系統疾病:
一、肺炎:
(一)定義:
1、Pneumoniti,肺部炎症反應的通稱。
2、Pneumonia,肺部炎症合併肺實質化,一般而言為感染造成。
(二)肺炎的分類:
1、典型 vs. 非典型, Cole(1928)
2、臨床上的分類:社區型肺炎(CAP)、院內感染型肺炎(HAP)、呼吸器相關性肺炎(VAP)、
吸入性肺炎、免疫不全病人的肺炎
(三)症狀:
1、發熱、體溫過低、 發抖、出汗
2、(新出現的)咳嗽(有痰或沒痰)、痰色痰量改變
3、胸部不適、氣促
4、其他非特定性症狀(疲倦、肌痛、腹痛、食慾差、頭痛…)
5、聽診之異常(支氣管音and/or局部囉音)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個案工作
2008/3/11上課內容:工作者的風格、資料收集、社工員的角色
一、工作者的風格
(一)溝通的能力:可不可以聽到案主說的話,每字每句,了解意義,並可以複述、反映回去給案主,也就是聽 → 了解 → 複述 → 反映。還要了解案主的文化背景。
1、處理沉默的能力:
(1)案主不說話,社工先開始說(如自我介紹、為什麼要來等)。
(2)社工對案主:你這樣沉默,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你希望我怎麼做?
(3)案主突然沉默:說到問題的核心,此時的沉默次許可的。
2、速度:對象是小孩老人,速度要慢。
3、處理憤怒的方式:

bingzh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