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實務問題
2008/12/12 上課內容:大量解僱(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 事先的準備、了解,保障勞工工作權及調和雇主經營權
一、界定(第2條):同一事業單位,同一廠場,正式員工,定期契約工不算
1、未滿20人:60天內解僱10人。(60,10)
2、30~未滿200人:60天內解僱超過3分之1,或單日超過20人。(60,1∕3)(1,20)
3、200~未滿500人:60天內解僱超過4分之1,或單日超過50人。(60,1∕4)(1,50)
4、500人以上:60天內解僱超過5分之1。(60,1∕5)
- Jan 18 Sun 2009 01:46
大量解僱(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 Jan 18 Sun 2009 01:46
性別工作平等法
勞工實務問題
2008/12/05 上課內容:性別工作平等法
* 修法前後:兩性 → 性別
一、目的:
1、消弭職場的不平等。
2、排除女性就業障礙。
二、作法:
1、禁止性別歧視。
2、性騷擾防治。
3、促進工作平等措施。
- Jan 18 Sun 2009 01:22
職業災害保護法
勞工實務問題
2008/11/28 上課內容:職業災害保護法
* 政府負擔經費,保護沒有勞保的勞工有最低的保障,雇主不用交保費。
一、特色:
1、保障受到職災勞工的生活。
2、涵蓋未加保的勞工。
3、保障承攬關係的勞工。
4、提供受害勞工職業訓練。
5、強化職業病的防治體系。
6、強化勞工衛生安全意識。
* 職災可分為因工作而產生的職業病以及受到的傷害。
- Jan 18 Sun 2009 01:22
勞資關係
勞工實務問題
2008/11/14 上課內容:勞資關係
一、合作:勞工參與、團體協約、分紅入股、組織工會
(一)勞工參與:溝通、協調、提供意見、決定
1、意義:勞動者以勞動身份,直接或間接去行使企業經營職權,使勞工隊影響他本身的權益的部份有參與的權利。
2、目標:
(1)倫理道德:保障人權,肯定勞動者的尊嚴
(2)社會政治:使產業組織民主化,在企業經營,工作環境氣氛改善,民主的原則在企業中。
(3)經濟: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增加勞動生產力,品質改善。
- Jan 18 Sun 2009 00:36
勞工保險(勞工保險條例)
勞工實務問題
2008/10/31 上課內容:勞工保險(勞工保險條例)
* 年金制:持續給付,活越久領越多。
* 津貼:不是社會保險,但政府有預算,不會對各縣市政府的財政產生衝擊。
* 一次給付:退休,私立學校教職員,國營事業單位一次給付。
- Jan 18 Sun 2009 00:35
勞基法
勞工實務問題
2008/09/19 上課內容:勞基法
一、勞工法令:
1、勞動契約,用勞基法中有關勞動契約的部份。
2、勞基法。
3、勞工保險。勞動條件(軟體)、勞工福利(硬體)
4、勞工福利。
5、勞工教育。
6、勞工組織,工會法。
7、團體協約。
8、勞工參與,工業民主。
9、勞資爭議。
10、就業安全,就業保險法:失業保險、就業輔導、職業訓練
- Jan 15 Thu 2009 01:24
醫務悲傷輔導 張振成老師整理
醫務悲傷輔導
一、什麼是悲傷輔導:悲傷輔導是協助人們在合理時間內,引發正常的悲傷,並健康的完成悲傷任務,以增進重新開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二、喪親、悲傷、哀悼名詞界定:
1、喪親的客觀事實,讓人產生悲傷
2、悲傷的反應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它是一種過程。
3、哀悼是悲傷的公開表現,其表現的方式是與喪親者的文化習俗有密切關係。
- Jan 15 Thu 2009 01:23
醫務社區工作 張振成老師整理
醫務社區工作
一、地方發展模式:
1、病人自助團體發展方案
2、組織與運用志願工作人員
3、建立良好公共關係,運用社區資源協助病患
4、社區健康營造:催化社區居民意識到社區衛生疾病問題,成立社區發展組織,推動社區健康營造。
- Jan 15 Thu 2009 01:22
醫務團體工作 張振成老師整理
醫務團體工作
一、團體的幫助與治療作用:
1、團體的經驗可以從很多方面幫助人們,其前提是人藉著與別人的來往可以得到滿足,群體生活是人的基本需要,人際關係是健康生理心理的關鍵。人格的形成主要也是藉著與人交往的關係中形成。
2、團體工作員利用人際關係的過程,以解決成員的社會心理功能問題。
- Jan 15 Thu 2009 01:22
醫務社會個案工作 張振成老師整理
醫務社會個案工作
一、醫務社會個案工作的流程
(一)轉介或自動申請→接案→開案→資料蒐集→心理暨社會診斷→處遇→評估→結案歸檔
(二)轉介或自動申請→接案→開案→資料蒐集→心理暨社會診斷→處遇→評估→追蹤服務
→結案歸檔
(三)轉介或自動申請→接案→未開案簡短服務
- Jan 15 Thu 2009 01:21
全民健保、總額預算制度與DRG制度 張振成老師整理
全民健保、總額預算制度與DRG制度
一、全民健保:
1、一種制度性的社會安全制度,全民皆參加
2、採取部分負擔制度,參加者需負擔掛號費及10%的醫藥費用
3、符合重大傷病種類領有重大傷病卡者,可免部分負擔
4、其財務管理採總額預算制及DRG制度
5、醫院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醫療單位四級,其醫療費用的給付依醫院層級不同而有所不同,醫院的層級並非固定不變,如經評鑑後被降級,則醫院收入將減少
6、醫療服務輸送採轉診制度:小病看小醫院,大病看大醫院。
7、新制評鑑制度以病人為中心思考,以病人需要何種服務來看醫院是否有提供該項服務,而非以醫院為中心來看醫院應該設立何種單位
8、在此新制評鑑制度下,社工部門的評鑑分數由原來的五分降為三分,但社工在其他業務的重要性與功能增加,如急診、醫療糾紛及社區工作方案等,但並未規定這些業務是社工業務,因社工面臨需要積極主動去爭取工作並展現工作成效的挑戰
- Jan 15 Thu 2009 01:21
醫療團隊工作 張振成老師整理
醫療團隊工作
壹、醫療團隊工作(medical teamwork)的定義:
一、巨視面的觀點:
「醫療團隊工作是指關係到整個醫療機構,如專業成員、病人及其家屬,以及社區資源的運作而言。通常由一個醫療機構而至整個醫療界,甚至及於整個社會國家之全民健康保險的措施與制度。
- Nov 16 Sun 2008 20:56
醫務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 張振成老師整理
醫務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
一、前言:
(一)對社會工作者而言,在健康照護機構工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二)醫務社會工作者所處理的問題是那些與疾病相關聯的或因疾病而引起的心理社會困難(the psycho-social difficulties)。
(三)醫務社會工作者需要具備了解特殊疾病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影響(心理社會的後果)之基礎知識。他(她)必須熟悉這些能使他對案主的情境能做有效改變的實務知識。
(四)那些知識是我們所要的呢?
(1)適合於社會工作價值、專業目標及使命的社會暨行為科學的概念及理論
(2)符合病患特性及環境特性的社會暨行為科學的概念及理論
(3)系統而具理性基礎的知識。
(4)適合社會文化的的知識。
- Nov 15 Sat 2008 18:16
疾病對病患及家屬的社會心理影響 張振成老師整理
疾病對病患及家屬的社會心理影響
一、疾病對病患的影響:
(一)行為方面:
1、生病行為的五個階段(suchman,1963):見莫藜藜著課本莫藜藜著49頁。2、角色的改變:個人生病住院後,其原來的角色功能即有所改變:獨立自主變依賴;健康變虛弱;日常生活受制於醫護人員,被期待成為合作順從的病患。
3、病人角色(sick roles):病人生病後,其原來的社會角色與功能必然有所改變。社會學家Parsons(1975)首先提出病人角色(sick roles)的概念,他認為生病的人有四種權利與義務:
(1)由於疾病非病人所能控制,故病人可以對疾病不負責任。
(2)由於疾病的限制,病人對其正常的社會責任可以免除。
(3)病人有尋求醫療協助的義務。
(4)病人有配合醫囑及復健的義務。(見莫藜藜著課本50頁)。
- Oct 15 Wed 2008 23:06
醫務社會工作的定義與歷史 張振成老師整理
醫務社會工作的定義與歷史
壹、醫務社會工作的定義
醫務社會工作是在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中所實施或配合的社會工作。傳統的定義著重其在醫療衛生機構中對病人之服務工作;近代的定義則擴大到其對於健康之保健與促進,以及對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因此,醫務社會工作的定義有:
一、視醫務社會工作為一種協助與服務
姚卓英(1978):「醫務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環,其目的在協助病患解決其與疾病相關的社會、經濟、家庭、職業、心理等問題,以提高醫療效果;而其積極的作用,還要協助病患及其家屬預防疾病的蔓延與復發,使其能自立更生,重新適應於生活。」